牵挂

小时候,一颗糖果,一双布鞋,又或者是一块鲜亮的花补丁,都是儿时的欢乐。孩子的冷暖系着母亲的心,这是她对孩子爱的…

小时候,一颗糖果,一双布鞋,又或者是一块鲜亮的花补丁,都是儿时的欢乐。孩子的冷暖系着母亲的心,这是她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爱的牵挂。只要有浓浓的母爱,不在乎生活好坏,总有说不清的乐趣。

我最难忘的是中专刚毕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怀揣着梦想,独自到西安打工的日子。刚到西安,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古朴风情的大都市。陌生的城市让我充满好奇,总想走进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个月之后我开始思念故乡,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托着腮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家乡的月亮也这么圆吗?父母亲是否也在月亮下面想着远方的女儿?”每当我看着餐桌上的馒头、咸菜、麻食、凉皮儿,还有羊肉泡馍等这些食物,就会想起在家里时,母亲总会炒几个小菜,炖一点肉。父亲在吃饭前第一件事是拿他的酒瓶和酒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

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更不用说QQ、微信联系了,只有靠书信往来传递消息。九十年代末,由于老家交通闭塞,书信也不是很方便。我也给父母亲写过很多信,介绍我在外的情况,可能是邮差忘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从未收到女儿的信,就这样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在外地时间越久,越想念家里的一切,常常在梦境中我又回到了家乡。老屋旁边的漆树上结满漆籽,父母在摘漆籽,满脸微笑地对着我说:“念儿(我的小名),离远一点,不要沾着了。”我怕漆树,只要沾一点点,全身就会起疙瘩。我也不想离得太远,视线要锁定在父母忙碌的身影上。梦醒之时才知身在异乡,眼角的泪水浸湿了枕头,心里默默念着:“母亲,你们也像我这般思念你们一样思念女儿不?”其实我知道,父母的思女之心更甚。

时间在煎熬中度过,在外的种种困难我都能克服,唯有思乡之情无以能解。终于有一天,收到了父亲的信。当时我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一个人跑到洗手间,打开信。看到父亲刚劲有力的字迹,鼻子酸酸的,泪水模糊了视线。当得知父母也无时无刻地牵挂着我,我再也抑制不住对他们的思念,放声大哭。哭过之后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然后出去继续工作。同事大姐瞧出了端倪,说:“妹子,你想家了吧?哎,你这种念家的人就不应该出远门,在家附近找个工作,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多好。”大姐一番话让我硬憋回去的眼泪再次泛滥。

快到年底了,突然某一天下午,前台的小妹喊我接电话。来西安这么久从来没人给我打电话(关键是那时候电话不是人人都有,座机都很少),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去。接过电话,一听是父亲的声音,一声爸没叫出来,鼻子一阵酸楚,眼泪犹如断线的珠子。父亲也哽咽道:“念儿,回家吧,我和你妈想你了……”父亲说了很多话,我都未听进去,只有一个声音在耳边不断回响:“回家,回家……”平复情绪之后,父亲告诉我,他冒雨步行了40多里山路,才到一个亲戚家借用座机给我打了这个电话。父母的牵挂让我回家的脚步匆匆,连忙买好返程的火车票,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年轻的时候,被人牵挂,也牵挂着人,所有的牵挂都寄托于书信,小小的一页纸把相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文字的魅力。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写信了,用手机交流更方便、更直接,没人跑到邮局去寄信件。可我还是喜欢书信,喜欢收信、读信的那份喜悦之情,可惜书信时代早已过去。

一个人被人时刻放在心中记挂着,关心你的冷暖,关心你的健康,关心你的点滴,是一件幸福的事。也许这个人和你相隔遥远,但感觉就在你身边。你虽然看不到他,但你时刻感受到他在关心着你。在你伤心的时候能安慰你,在你无助时能带给你力量,在你怯懦时能给你勇气。

被人牵挂着,何其美好!

梓墨文学网|文学趣闻分享

关于作者: JCQM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