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大家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一、立秋时节 注意养生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进入立秋之后,尽管昼夜的温度相差变化很大,但是在白天还是非常热的,而且有时暑气也会十分逼人,因此,立秋防暑降温的工作需要持续,不能断。
(1)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寒凉饮食要減少。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二、立秋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热季节,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1)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
(2)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3)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如哮喘患者及肠功能相对比较薄弱的人,最好不要开空调。如果必须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避免正对空调直吹或者将腹部盖好来解决。
三、预防食品、衣物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C以上,而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易霉变的食物有: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大米、豆类等。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
四、立秋之养生禁忌:
1、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4、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星月蜂 | 让您放心的健康管家
立秋养生小常识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jcqm85.com/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