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一份中秋养生攻略送给大家

 
中秋,在千年的传承中,早已将时令、饮食、医药、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融合到一起,是我国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一到中秋,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月饼”。
现如今,月饼的样式、口味五花八门,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等;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巧克力、火腿、流心月饼等;说着不免让人口水直流,月饼虽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经典美食,但食用不当却会损害健康。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跟大家分享一些中秋养生知识,希望大家能健康快乐的度过中秋节。
一、中秋饮食
月饼虽然好吃,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月饼的馅料像豆沙、莲蓉、水果月饼等含糖量极高,咸蛋黄富含胆固醇,并且月饼皮也是多油多糖的材料,多食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对以下人群有不良影响。
月饼不适宜人群
①婴幼儿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因此,不宜让婴幼儿吃月饼。

 ②糖尿病病人
月饼中含大量的糖份,会造成糖尿病人血糖快速升高,有些糖尿病病人吃了月饼后,还会产生糖尿病性昏迷。
③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
这类患者应当减少或是避免食用。月饼这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月饼含有大量糖份和油脂,吃得太多会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肌缺血程度,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
④年老消化力弱者
月饼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并且高糖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所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不宜多吃月饼。
⑤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要少吃
月饼中大量的糖分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内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进胆结石的形成。有的患者吃了月饼后,因为月饼中的油脂引起疾病的发作;有的吃过多的月饼,则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等危险情况。

在中秋时节饮食上应注意养阴防燥、润肺滋肾,可多食梨、黑芝麻、山药、银耳等柔润食品。
避免辛温燥烈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生蒜、烧烤等食物,中秋佳节宜控制月饼食用量。
二、中秋起居
《黄帝内经》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白昼渐短,阴气渐生,宜“收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可适当缓解“秋乏”。
秋天气温转凉,要注意衣物的加减,避免受凉,但也不应穿着过厚。另外干燥的气候容易让人“上火”,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米粥等等。
三、中秋防病
秋季的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身体虚弱的人特别容易感冒,继而诱发过敏性鼻炎。这时适当进补一些增强免疫力、改善过敏体质的膳食,并配合适当的锻炼,不仅对于症状会有所改善,还能增强体质。
补软骨,护关节!缓解疼痛与炎症,有TA就够了~
 

本站内容来自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https://jcqm85.com/9042.html
返回顶部